下面金程考研小编给大家分享下:上海大学金融硕士431金融学综合真题难度分析,更多历年考研真题尽在金程考研研招网。
一、上大考情概览
从2011年上大金融硕士独立命题,至今已13年。下面从题型变化和参考书目两个角度大体认识一下上海大学的431考试。
1.题型变化
|
年份 |
选择题 |
判断题 |
名词解释 |
计算题 |
简答题 |
论述题 |
|
2020-2022 |
20×1分 |
/ |
5×4分 |
4×10分 |
3×10分 |
1×40分 |
|
2023 |
15×1分 |
15×1分 |
5×3分 |
4×10分 |
3×10分 |
1×35分 |
2023年的真题破天荒的把判断题加入进来了,单选和判断都是15题,每题1分,名词解释5题每题3分,简答3题每题10分,计算4题每题10分,论述一共4个问题共35分。
对于单选和判断,有往年真题的影子,只是考察的内容更为细致。少数新出现的题目也都是复习全书上的知识点,并没有超纲。
从考试科目来说,上海大学431全部考察的宏观金融,即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相对于其他431院校来说,省去了微观金融的学习(公司理财和投资性),从复习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降低,不仅适合专门腾出大半年时间好好复习的学生,也同样适合想要通过突击复习短时间上岸的学生。
总体来说,上海大学431考试题目不是很难,只要系统把教材的知识点梳理清楚并吃透,针对历年真题多做练习、多总结,一般都能考到很不错的成绩。
2.参考书目
上海大学官方指定的教材如下:
(1)《现代货币银行学》,李敏,复旦大学出版社;
(2)《西方经济学》(第7版)(宏观部分),高鸿业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国际金融学》(第2版),陈信华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格致出版社。
另外,建议的教辅材料还包括如下:
(1)《金融硕士MF选择题汇编》
(2)《上海大学MF真题2011-2023》
(3)《金融硕士MF简答论述汇编》
(4)《金融硕士MF计算题汇编》
(5)《金融硕士MF热点专题》
二、近年真题详细分析
1.选择题分析
选择题每题一分,在真题中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但它是能不能拿到高分的关键,所以对于想要拿高分的同学一定要注重选择题部分的复习。
从考点来看,近三年货银和国金部分的考察比较多,会出现原题以及原题的影子,而且近来越来越注重对课本细节的考查,所以在复习课本的环节一定要仔细。
从考察内容来看,宏观经济学主要考察集中在GDP的定义与构成、边际消费倾向、IS-LM曲线、CPI计算公式;从货币银行学来看货币职能、货币层次、信用、货币市场工具、资本市场工具、利率风险结构、利率的传导机制、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中央银行的职能、货币政策目标、现金交易说和现金余额说、货币供给新纶以及通货膨胀的分类和测度;从国际金融学来看,国际收支平衡表,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特别提款权。
【例】2021年上大431选择题节选:
1. 信用货币是在货币何种职能基础上产生的
A.流通手段 B.价值贮藏
C.支付手段 D.价值尺度
2. 短期债券与长期债券之间是不完全可替代,应属于下列哪种理论的假设前提
A.市场分割学说 B.预期学说
C.流动性偏好学说 D.利率风险结构
3. 马歇尔和庇古的现金余额方程是从货币何种职能研究货币需求的
A.价值尺度 B.价值贮藏手段
C.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
4. 长期债券与短期债券之间利差应不小于
A.流动性溢价
B.风险溢价
C.流动性溢价与风险溢价之差
D.流动性溢价与风险溢价之和
5. 下列哪种工具不属于票据
A.商业汇票 B.商业本票
C.银行支票 D.旅行支票
2.名词解释分析
|
年份 |
名词解释 |
|
2023 |
信用货币;货币流通规律;贸易条件;理性预期;冲销式干预 |
|
2022 |
抵补套利;三元悖论;特别提款权;流动性陷阱;自然利率 |
|
2021 |
资产证券化;一价定律;信贷配给;特里芬两难;MLF |
|
2020 |
格雷欣法则;托宾Q比率;通胀目标制;马歇尔勒讷条件;汇率超调 |
|
2019 |
基础货币;通货膨胀;国际收支 |
首先流动性陷阱曾在2013年考察过、资产证券化曾于2015年考察、特里芬两难曾于2018和2017考察、格雷欣法则曾于2013和2011年考察、汇率超调曾于2016和2014考察。近几年分别有两道名词解释原题,预计未来可能也会维持两道原题,所以把历年出现过的全部名词解释都掌握了就能够拿到至少8分的名词解释。
其次继续分析近几年出现过的其他名词解释,2022年抵补套利、三元悖论,2021年的一价定律、2020年马歇尔-勒纳条件、汇率超调都来自于《国际金融学》每章节最后的重要术语;2021年的资产证券化、信贷配给以及2020年的通胀目标制都来自于《货币银行学》每章节最后的本章基本概念。所以同学们在复习书本的时候以及准备名词解释时一定要优先复习每章节最后的名词解释总结,做到这一点名词解释基本都能拿到12-16分。
最后有些名词解释既不是以前出现过的原题,也不是每章节后面的题目,那该怎么办呢?以2022年自然利率、2021年MLF以及2020年托宾q比率为例,这些题目出现并不是毫无踪迹的。自然利率就对应着2013年曾经考过的自然失业率,MLF对应2020年的论述题:简述我国近年来的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托宾q比率对应2015年量化宽松政策的论述题:资金如何从债券市场流向股票市场再流向商品市场的。所以在复习历年真题考点时,一定要把衍生知识点一起复习到。综合以上三点来看,上大金专名词解释题型的复习思路就是,掌握历年真题出现过的名词解释,熟悉各参考书目每章后面的考点总结,并且对于以前年度真题出现过的考点不管是论述题、简答题还是计算题都需要掌握里面出现过的名词,能做到以上三点,拿到满分就不是问题。
3.简单题分析
|
年份 |
题目 |
|
2023 |
国际储备的概念;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机制;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6C原则 |
|
2022 |
现金交易说与现金余额说差异;货币在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流通机制;国际收支理论-弹性货币分析法; |
|
2021 |
凯恩斯与弗里德曼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差异;CAMEL体系;国际储备定义及影响因素 |
|
2020 |
现金交易说和现金余额说;布雷顿森林体系;经济增长 |
|
2019 |
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影响 |
上大简答题出的比较少,2019年以前最多每年出两道题目,并且出的题目更像是论述题。近几年上大简答题有比较固定的出题规律,基本每年三道,也不存在大量原题再现的情况。
简答题还有可能是历年真题出现过的题目变换题型考察,例如2015年量化宽松政策的论述题:资金如何从债券市场流向股票市场再流向商品市场的,2022年就以简答题的形式再次进行考察。再例如以前曾多次出现特里芬两难的名词解释,我们都知道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根本原因,那2020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质上就是在考察特里芬两难以及相关的知识点。以及2022年出现的国际收支理论-弹性货币分析法简答题,曾在2013年出过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分析法的论述题。
最后,经济增长的简答题就需要平时多积累。一些曾经没考过的名词解释也要稍微关注一下,历年真题中出现过的知识点,最好从严处理,按照简答、论述题进行复习,以及注意复习时要尽量全面一些。
4.计算题分析
上海大学金融专硕计算题题型比较固定,在这里按照不同参考书目对计算题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
|
科目 |
计算题考点 |
|
宏观经济学 |
IS-LM模型(2011,2012,2019);CPI(2012);GDP(2014,2015);生命周期理论(2016);乘数论(2017,2018) |
|
货币银行学 |
货币乘数计算(2013,2020,2022);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DDM股利贴现模型(2021,2022) |
|
国际金融学 |
三个市场套汇计算(2011,2013,2014,2015,2016,2018,2020,2021,2022);远期汇率计算(2012,2013,2014,2020);利率互换计算(2012)利率平价(2013,2014,2015,2016,2018,2021);货币贬值幅度(2015,2017,2019);相对购买力平价(2017);远期合约(2018);套期保值(2022) |
从上表可以看出货币银行学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国际金融学的套汇计算以及利率平价计算题都是常考的考点,另外近几年出现的货币乘数、套期保值、远期汇率计算也一定要会算。根据真题来看,其实上大计算题不算难。
总体来说复习计算题的思路大致为,将历年真题中出现的全部计算题都要会算,另外国际金融学考察的比较多,平时复习过程中,遇到可能会考察计算题的部分也要仔细复习好。
5.论述题分析
|
年份 |
考点 |
|
2023 |
不可能三角;利率评价;购买力评价;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搭配 |
|
2022 |
国际收支的政策配合论(蒙代尔模型);国际收支逆差对进出口的影响;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机制 |
|
2021 |
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货币贬值对经济的影响;支出增减型和支出转换型政策(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货币政策工具及作用机制 |
|
2020 |
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传导机制;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影响汇率变动因素;汇率升值对经济的影响;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内容;人民币近期走势,并解释 |
|
2019 |
法定准备金政策作用机理、政策效果、缺点 |
就近三年考察的论述题可以看到,上大431的论述题难度其实不大,基本上都是考察书本中的内容,并且重复率也比较高。其中存在一些高频考点,例如货币升贬值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机制以及优缺点、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工具结合考察等。
三、总结及建议
通过以上历年真题的变化以及历年真题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上海大学的出题范围相对固定
上面我们在分析各题型时已经反复说明,上大431专业课的题目会有重复以前真题的现象,或者将以前真题的说法和数据稍加修改再拿出来考,所以很多知识点都是反复在考察。另外,上大几乎不超纲,结合历年真题和教材内容就可以覆盖95%以上的考试知识点,如果说有没覆盖到的,就仅仅是金融热点,这部分内容我们也完全有办法充分准备到。
综上,上海大学的431相较其他211院校的431来说,比较好考。一方面考查的内容更少(不考微观金融),另一方面出题上更有固定的套路,这也是上海大学431投入产出高的原因。
2.刷好真题是成功的一大半
上大的历年真题对各位学生的备考来说,相较其他院校来说更具有指导意义。一方面上大会再现以前的真题,这对辛苦复习的考生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利好;另一方面,分析研究真题可以锁定高频考点和考试范围,有多次考试经验的学生都了解知道考试范围对备考是多么重要。所以真题透露出的信息不仅仅是题目本身,还有额外更有价值的信息。
利用好上大的真题,必然能使复习事半功倍。
3.复习建议:打好基础、多做练习、重视热点
上大专业课的试题基本上都是基础题。按照我们的经验,简答、论述一贯答的不错的学生最后考出的分数都很好。而简答、论述的能力到后期也是做题的必备技能。所以我们建议,在复习的中前期依然以打好基础为主,并且有意识的锻炼写主观题的能力。文字论述过程中需要做到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内容丰满。要达到这个效果,必然要求学习时也是按照一定逻辑框架进行学习,这样才容易把输入转变成输出。
多做练习是在复习后期时,广泛刷题,不仅要重点做上大的历年真题,尤其近年上大真题需要反复研究,认真体会。
最后在准备热点时,多了解一些实务中的金融知识,这部分内容的复习有助于扩大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金融素养。如果你对准备热点感觉比较吃力,我们也说了完全有办法充分准备到,最佳的策略就是关注我们发布的《金融硕士MF热点专题》以及热点课程,我们的热点课紧跟最近时事,网络最新的金融热点,结合教材里的专业知识形成精到的分析,不仅有助于你选对热点相关的选择题,也是简单论述的最佳答题模板。
针对清华大学金融硕士考研备考金程考研推出了清华大学431定向辅导课程:寒假班、春季班、暑期班、秋季班、冲刺班、模考班、复试班全年全程辅导,想要了解清华大学金融专硕辅导的同学们添加学姐微信:jcxz666xj了解咨询哦!
添加学姐微信,领取金融431真题
.jpg)
点击图片,领取金融备考资料






.png)
.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