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2018考研开考只剩下23天,时间在一步一步逼近,同学们也在紧张的备考中。有些同学还在紧张的复习中,不到一刻千万不能松懈,金程考研为大家带来了考前金融硕士练习题,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复习的效果。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为实现其终目标有一个传导机制,并有一个时间过程,一般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终目标。也就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作,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活动,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终影响国民经济宏观经济指标。
1.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1)存款准备金制度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存款货币银行按法律规定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与其吸收存款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由于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存在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限制了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终起到收缩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2)再贴现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再贴现政策分为两种。一种是长期的再贴现政策,这又包括两种:一是“抑制政策”,即中央银行较长期地采取再贴现率高于市场利率的政策,提高再贴现成本,从而抑制资金需求,收缩银根,减少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二是“扶持政策”,即中央银行较长期地采取再贴现率低于市场利率的政策,以放宽贴现条件,降低再贴现成本,从而刺激资金需求,放松银根,增加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另一种是短期的再贴现政策,即中央银行根据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随时制定高于或低地市场利率的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和超额准备金,影响市场利率,从而调节市场的资金供求。
(3)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公开买卖债券等的业务活动即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上述三项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时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
2.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1)间接工具:
优惠利率、证券保证金比例、消费信用管制、预缴进口保证金制度等
(2)直接工具:
贷款量的限额、存款利率的限额等
练习题
1.使用托宾q来分析货币政策传导的是哪种传导机制()(单选)
A.利率传导机制
B.汇率传导机制
C.资产价格传导机制
D.信贷传导机制
解析
从托宾q的角度来分析货币政策传导的是股价渠道,属于资产价格渠道,故题目选择C项。
以上就是金程考研为大家带来的金融考研考前练习检测测试题,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复习的怎么样。金程考研衷心祝愿大家可以考入自己理想的院校!!!
.png)





